5月的喬巴山,終于褪去厚厚的白襖,迎接輕盈的曙光。
晨曦初露,一片金色的朝霞,灑向蒙古國喬巴山50兆瓦燃煤熱電擴建工程,盡顯一派肅穆。
“并網發(fā)電一次成功!”項目經理范毅帶著工作人員,在廠區(qū)內做著最后的檢查。耳聽著機器轟鳴的轉動聲,手撫著一根根交錯焊接的管道,大家駐足遠眺,隨著滾滾白煙飄向天際,嘴角也掛起一絲微笑,“終于完成了!”
作為蒙古國總理批準實施的“新復興政策”框架內項目之一,由山東電建承建的喬巴山燃煤擴建工程,歷經艱辛,險渡難關,終于在這個燦陽的五月,完成了四年的榮征。
這四年,在這片北寒之境,究竟發(fā)生了怎樣的奮斗故事?
一往無前 勇闖北地
呼呼北風,從遙遠的西伯利亞而來,拂起一群建設者的衣衫,吹進一片荒涼的草地。
趙光春、奉駿、陳里等17名員工從大巴車上走下來,深深地吸了一口氣,一吐30多個小時車程的疲憊。終于經過五個月的出入境溝通和行程輾轉,成為了第一批進入喬巴山現場的工作人員。
雖知艱難,但一往無前。
2020年7月22日,奉駿記憶深刻。這一天,他們成功到達蒙古國境內,正當準備大干之時,項目部發(fā)現了一個棘手的問題:當地施工物資緊缺。
首先是商混站。當地僅有的兩家商混站,經驗不足、設備產能不夠,完全無法滿足工程建設所需。
其次是石子原料。除了這兩家商混站有供貨外,其他市場再難找到原料。
“我們只有兵分兩路?!睋铗E介紹,項目部一邊派人與兩家商混站談判,協商供應價格、設備、原料等,一邊尋求公司物資部的幫助,尋找新的供應商。雙管齊下,全力以赴,終于在蒙古國烏蘭巴托市找到了一家條件較為合適的商混站,再從國內引入一臺90站設備,在舊電廠圍墻外,建起了一套全新的混凝土攪拌站,開始向第一個節(jié)點目標沖刺。
此時,項目部已把各參建單位的專業(yè)管理人員分為土建、機務、電儀、保溫、消防、裝修、機具、調試等八大專業(yè),再在項目部內設置工程部、安環(huán)部、物資部、經營部、財務部、綜合辦等組織機構,進行系統(tǒng)化管理。
各專業(yè)之間互相交叉,各部門之間相互配合,項目班子深入一線,科學管理,精誠合作。用時短短13天,便完成主廠房及煙囪基礎開挖;不到兩個半月,完成第一罐商品混凝土澆筑。
磨礪以須,倍道而進。做好充分準備的山東電建人,憑借一股“特別能戰(zhàn)斗”的勁兒,勇闖北地,在“一帶一路”上奏響了奮進的樂章。
寒來攻堅 破冰克難
“天空,黑壓壓的一片,寒風凜冽,冰冷刺骨。在風雪的世界里,每個人都堅守崗位,眼神執(zhí)著,身影堅挺。每個人都這樣,在喬巴山,漸漸的,白了頭。”項目物資部的張樂在工作日志中,曾寫下這樣一段話。
白了的頭,有漫天的雪花,也有工作的焦灼。
由于喬巴山燃煤擴建工程位于北寒地區(qū),夏短冬長,一年中超過半年時間都被冰雪覆蓋,最低氣溫達零下40℃,每年有效施工周期極短,這給項目建設帶來了極大困難。
咬緊牙關,鍥而不舍。項目人員用一次次挺膺沖鋒,一個個突圍渡險,完美演繹了“斗風雪”“抗嚴寒”的生動涵義。
在高寒地區(qū)最難的施工是混凝土澆筑。為了保證施工質量,提高環(huán)境溫度勢在必行,項目部只能對所有建筑物進行全封閉,在室內架起電暖風機、油暖風機和煤爐等多種施工措施。在電纜敷設時,被凍僵的雙手早已不受控制,結冰的電纜頭只有在烤火軟化后才能被細細分割。在每一個焊接點位,項目部都搭設了臨時暖棚,以保證焊接質量和人員安全。
項目人員與“風雪”斗爭,與“時間”搶速。2023年國慶節(jié),為了給后續(xù)緊身封閉和土建施工創(chuàng)造工作面,項目部加緊開展輸煤棧橋鋼結構吊裝工作。節(jié)日期間,他們裝備齊整,行動迅速,趁著天氣尚可,積極發(fā)揮“國慶不打烊”的奉獻精神,完成了1號、2號輸煤棧橋大件超高吊裝作業(yè)。
為了趕在寒冬來臨前完成更多工作,項目部開啟“白加黑”“5+2”工作模式,除了春節(jié)放假兩天外,全年無休,項目人員扎根一線,緊推工程建設。
2024年的春節(jié),闔家團圓,舉國相歡。但喬巴山的建設現場,卻人聲鼎沸,機器轟鳴。為了早日實現并網發(fā)電,項目部必須在春節(jié)期間,完成江邊泵房、地平澆筑、電纜溝施工等作業(yè)。踩過超30厘米厚度的積雪,走進雪柱倒掛滿頂的鍋爐房,項目員工裹著厚厚的棉大衣、棉手套,堅守在一線崗位。
正是全體員工團結一心、任勞任怨,項目部才拿下了一個個重要節(jié)點:提前13天完成煙囪封頂,提前30天完成冷卻塔結構到頂,提前11天完成汽輪機扣蓋……
清晨微光的朦朧中,喬巴山燃煤擴建工程赫然挺立,仿若一座雄渾的豐碑,無聲地傳頌著一群勤勞又智慧的電建人,在這里熬受艱辛又勵志圖強的故事。
平凡擔當 折射初心
“喬巴山的條件苦??!”支援喬巴山項目建設歸來的同事們,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,讓大伙兒心里對喬巴山自帶了一點同情與恐懼的情緒。
但時任公司工程管理部主任的范毅卻無懼艱苦、勇于擔當,在公司決定重啟喬巴山項目之后,主動請纓,去往施工一線,以項目經理的身份,扛起巨大的經營壓力和繁重的建設挑戰(zhàn)。在向公司的表態(tài)發(fā)言中,他鄭重承諾:“不怕苦,不喊累,誓要完成項目任務,為公司交一份滿意答卷?!?/p>
此后,他是風塵仆仆的,是焦頭爛額的,是絞盡腦汁的……
與當地分包商洽談、尋求第三國勞務人員、與當地商混站斡旋、與蒙古國能源部、蒙古國工程師、PIU、監(jiān)理、總包據理力爭……他必須時時站在公司的利益上,想盡一切辦法,爭取最大權益。扎根現場近兩年,他沒有回過一次家,每次孩子問“爸爸什么時候回家”,他總是默不作聲,因為他知道,手里還有很多工作要做。
這樣的故事并不是孤例。在喬巴山,在這四年的時間里,有太多的員工在平凡的崗位上踐行初心和使命,用一次次的堅守和付出,溫暖著這一片寒冷的土地。
項目部總工黨里,在疫情項目停滯期間,主動承擔,孤身值守現場,為后續(xù)項目重啟做好了人員入場、貨物到場等相關準備。
項目副經理鄒樺宇在江邊泵房察看土方高度,暴漏在外半小時,引發(fā)高燒,他帶病毅然投入工作,再次頂著風雨來到江邊查看施工進度。
項目副經理管其均依據分包隊伍、土建技術人員等能力情況,為每個分包商提前指導施工思路、細節(jié)、重點、難易點,為每個土建管理人員提供工作思路,下達詳細施工任務,充當了指揮員、技術員的角色。
機具站站長劉光泉的家人因病去世,為了保證現場機具租賃、協調、管理有序進行,他放棄回國的機會,在異國遙送親人。
項目工程部主任何俊,為了讓蒙方認同更先進的中國電力技術標準,日以繼夜地大量舉證,通過圖文并茂的文件展示,獲得了蒙古工程師的認可,接受了項目部推薦的中國制造方案,保證了電廠的運行質量。
“破冰”青年突擊隊的隊員們,在寒風中,為不能正常就餐的工友送去熱騰騰的飯菜;在暴雪中,自告奮勇,完成化水車間電纜敷設任務;在人員緊缺時,挺身而出,承擔除本職工作以外的項目事務。
……
他們以項目為家,甘當項目建設的急先鋒,挺身于每一個急難險重的關鍵時刻,他們無愧于“電建川軍”的榮譽。
如今,這一個個平凡、勵志且感人的故事,已經在喬巴山燃煤擴建工程中畫上了完美的句點。隨著一聲“并網”的到來,四年的風雨同甘,四年的并肩作戰(zhàn),四年的壯志拼搏,都在此刻化為惠澤蒙古國的電力之源,流向了萬戶千家!
評論